躺在藤椅上,看著草原上幾隻綿羊漫步

土壤的香味隨風飄來,思索著待會兒要在中島型廚房準備什麼樣的晚餐

前陣子在菜園裡種的芝麻葉也到可以採收的時候

也許芝麻葉拌些薄荷葉,上頭放些生火腿,最後淋上橄欖油

想必是個不錯的前菜選擇



這會在台中市裡的一間三房兩廳中的臥房裡

再看完奧立佛挑美食後的夢裡發生..

理想中的房子跟實際上還是有段距離



各個年齡層的購屋首選通常都會有些差距

自己在畢業後買了一間三房兩廳,搭上國宅釋出的熱潮

將近3%的利息還是可以過日子(有勞碌命的基因)

養成了用房子存錢的概念

這是二十初歲適合的購屋方式

鎖定的是「低頭期款」、「靠近市區」、「很有轉手機會」的房子

玩樂雖然少了點,不過對於剛畢業瘋狂大學時代的年輕人而言

是也該"有點事做了"


有房子的感覺很好

可以把男女朋友帶回家

在家裡開PARTY

無論如何,都有個安心的家、安穩的目標在前進



現在的自己,來到結婚生子的年齡

也就是近三十歲囉

考慮的方向也大大不同

「學區」是自己的很大一個重點,至少走路十分鐘內可以到

暫時拿掉一些還未成熟的想法

幼稚園、國小、國中,能同時擁有這三個點的學區,算是「黃金區塊」

總不能載小孩到東方A去上學,結果要到西方B上班吧!

雖然這是甜美的負荷

若能一開始就規劃好,會更多些生活品質(有小孩=還有生活品質?)

除非是很確定不生小孩的貴族

不然還是不要跟交通過不去



理論上,買房子會在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發生

頭期款是首當其衝的門檻

強迫定存似乎是唯一的選擇

如果你要相信基金、保險之類的話....

我也沒什麼意見,但非常建議分開理財

以固定薪水來看,買屋與基金、保險,對我而言都是投資

卻分別有不同的意義

如果真的要放蛋到籃子裡(總共五顆蛋、三個籃子)

那麼房子三.五顆、基金零.五顆、保險一顆(那個零.五是怎麼搞得)

WHY?

基金、股票,金額不大,績效不明顯

保險,為了自己,放一顆可以

房子,不要給我去買會淹水、高壓塔旁、電線桿旁、凶宅、明顯不會保值的房子(比較三年前與現在)

還會差到哪裡去?

我有偏見嗎?

我只是很愛不動產跟土地而已

我真的沒有偏見(?)



不過買屋,絕對有磁場的問題

運氣背的時候,不要看屋,也不要買屋

在心情好的時候出門,會有一間寶貝是你的歸屬


引用自Architecture Desig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